2010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0-06-15
  

  • 全选
    |
    论文
  • 梁润 汪浩
    南方经济. 2010, 28(6): 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考察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医疗保险的进入对于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分析表明,保险公司的进入可能使得消费者为医疗服务付出更高的代价,但是会提高医院的利润,总的来说保险公司的进入会提升社会总福利。本文还发现,由于保险公司未考虑其合约设计对医院利润的影响,市场均衡的医疗保险水平仍低于社会最优水平。这些结论有助于澄清相关文献对医疗保险的一些负面看法。
  • 沈可
    南方经济. 2010, 28(6): 17-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口健康长寿跟踪调查2005年数据的城镇老人样本,在考虑养老金内生性问题后,发现领取养老金的老人与家人合住的可能性更高,经由进一步验证,这可以由家庭成员间讨价还价模型或者“财富吸引孩子”的理论加以解释。基于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发现,养老金对老人与家人合住的正向影响正随时间推移而弱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拓展在近期并不会导致空巢老人的激增。
  • 曹会勤 储小平
    南方经济. 2010, 28(6): 27-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认为,地方政府的规制水平不同,使得不同地区私营企业家的非生产性努力程度有差异;在企业家能够自由流动的条件下,规制条件好的地区会对企业家产生集聚效应,促使地区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私营企业家的集聚使私营经济的力量得到壮大,更能够影响政府的政策和规制条件,因此经济朝着优均衡的状态发展;如果地区私营经济向地方政府寻租,造成偏私性资源配置,那么地区经济发展就会走向劣均衡。
  • 耿强, 孙成浩, 傅坦
    南方经济. 2010, 28(6): 3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外商投资企业(FDI)细分为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三种形式后,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重新审视了地方环境管制水平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并基于风险偏好的视角对以上发现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不同类型FDI进行区位选择时对环境管制的偏好有别,其中合作企业偏好环境管制标准较高的省份,独资企业则相反,合资企业介乎二者之间。另外,FDI对地方环境管制水平的偏好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环境管制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容易引进FDI,而在“独资化”比例逐步加大的趋势下,中西部地区要警惕成为部分FDI(尤其是独资企业)的“污染避难所”。
  • 薄文广
    南方经济. 2010, 28(6): 5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中国1993-2003年25个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特征、空间差异与制造业地理集中的关系。结果发现:自从1993年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日益提高,在行业上,资源型产业集中度最高,变化率最低,高技术产业集中度居中,变化率最高,其余类型产业集中度最低,变化率居中。影响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地理集中的因素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内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条件(地理位置、外国直接投资)的共同作用促使高技术产业高度集聚在沿海地区中的相对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中相对落后地区以及内陆地区中相对发达地区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入和发展更具有吸引力,而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则集中在内陆地区中的落后区域。这种不同类型产业分布的空间差异日益加大而不是缩小了中国区域之间的差距。
  • 孙文莉 金华
    南方经济. 2010, 28(6): 65-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建立投资国-受资国-国际市场的三国框架,分三种投资区位的国际生产模式,就国内外汇率冲击对垂直型FDI的投资区位选择和公司内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当厂商对外投资的区位成本优势不能抵消汇率不确定性导致的损失时,跨国企业将会调整投资区位决策(模式1 模式2),考虑撤资回母国;(2)当汇率相对波动幅度处于某一范围时,跨国企业的投资区位可能调整(模式1 模式3),具有较强烈的倾向将投资从原东道国转移到其引资竞争国;(3)汇率不确定性对出口价格的传导效应,与汇率变动对出口价 格的传导效应类似,具有不完全性特点;在传导方向上,正好相反,符号为正。出口价格的汇率波动风险弹性值大小取决于国际市场的外部竞争度以及在确定条件下子公司组装成品的成本占国际市场该产品价格的比重;(4)汇率波动风险对公司内贸易余额的传导程度是不确定的。如果公司内贸易余额的确定性部分超过风险部分的两倍,则表现为弱弹性传导;在某种条件下,则表现为传导效果显著。
  • 杨永华, 余甫功, 李金亮, 罗福群
    南方经济. 2010, 28(6): 75-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