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05-15
  

  • 全选
    |
    论文
  • 王麒麟
    南方经济. 2012, 30(5): 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Zou (1996)的框架基础上,通过内生政府支出,并且将生产性支出设定为存量,求解一个含有私人消费、公共消费、私人资本存量和公共资本存量的动态系统。结论表明,存在一个最优资本产权结构,使得经济能够登上平衡增长道路。与Barro(1990)等不同的是,本文的模型将转型与经济增长紧密联系起来,用资本产权结构的动态变化来表征经济的转型过程,进一步地,财政政策的动态学也有了市场基础。
  • 王轩 毕峥筝 黄玖立
    南方经济. 2012, 30(5): 1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03-2008年中国省区工业细分产业数据,本文考察了FDI对内资产业增长率的影响。在控制了省区和行业的固定效应及产业间动态外部性的影响后,我们发现FDI对内资产业增长率具有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但是所有制和地区的差别导致对溢出吸收效果的不同,非国有企业可以全面地吸收外资的行业间溢出;而国有企业不能利用FDI后向溢出促进自身发展。在直辖市和西藏以外的地区,FDI对国有企业的前向溢出甚至都不再显著。
  • 张格 周铭山 黄迈
    南方经济. 2012, 30(5): 2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使用上交所实施市价委托机制以及股票被ST的“自然实验”,分析成交(未成交)委托的价格发现作用,测量成交(未成交)委托不平衡中的私有信息含量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研究发现:成交委托中的信息含量居多,约为40.75%,未成交委托中的信息含量只有0.46%;实施市价委托机制后,成交委托和未成交委托中的私有信息含量均显著上升,分别净增加约11.5%和5.0%;而两者显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均显著下降,分别净下降了约14.8%和3.5%。ST股票的成交委托和未成交委托中的私有信息含量分别净增加了2.6%和54.2%;成交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ST效应净增加了约35.0%,但未成交委托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净下降并不显著。这为我国证券市场透明化建设提供了定量依据。
  • 刘小勇
    南方经济. 2012, 30(5): 38-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实证检验了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的影响,通过引入空间效应,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我们发现,地方财政收入分成比例的提高会提高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财政转移支付依赖越高则地方政府财政努力程度越低,并且地方政府会依据过去的分成比例和财政转移支付来决定其财政努力水平。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我们还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横向模仿行为,横向政府间财政策略存在空间外溢性。
  • 李建荣
    南方经济. 2012, 30(5): 54-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有同事效应的双方匹配博弈的稳定性。利用拒绝-接受算法证明了,当工人具有F-字典偏好而工厂具有替代性偏好时,稳定匹配一定存在。同时,给出了F-对应偏好的定义,得出在F-对应偏好下,工厂一方存在一个最优稳定匹配,而工人一方存在一个稳定匹配将每一个工人与他最偏好的工厂匹配。
  • 刘冰冰 李仲飞
    南方经济. 2012, 30(5): 6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委托代理问题当中,支付给代理人的薪酬以及如何支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考虑了信息对称(代理人行为可观测)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行为不可观测)两种情况下经理人的最优努力程度及委托人支付给经理人的最优薪酬。文章还以若干封闭式基金的累计单位净值及管理人报酬等数据,来分析我国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对薪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