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2-07-15
  

  • 全选
    |
    论文
  • 郑筱婷 王珺
    南方经济. 2012, 30(7): 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企业终极所有权的性质及其结构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作为国有产权事实上的终极所有者——政府比自然人所有者更偏好企业规模的增长。纵向一体化是企业不需要具备效率优势也能扩大规模的战略,故国有终极所有权比重越高,企业越倾向于纵向一体化。本文建立了数理模型验证了国有企业倾向于自制更多种类的零部件和自制更大比例某种零部件。本文用乘用车企业汽车发动机的“自制抑或外购”的数据,乘用车企业终极所有权结构的资料,验证了汽车企业发动机的自制决策与企业的国有终极产权比重正相关。同时,本文也验证了国有终极所有权比例对企业零部件的自制比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高彦彦 郑江淮
    南方经济. 2012, 30(7): 18-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税制改革因导致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而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从而深刻地改变着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当农业税费全归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而经济增长又成为地方官员政治晋升的主要指标时,面临财政压力的理性地方政府会强化其城市偏向程度,从而不利于农业增长。本文运用1978至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政压力不利于农业特别是粮食增长;非本级财政收入因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而有助于农业增长;地方政府对预算外资金的依赖则不利于农业增长。历史和经验证据则支持了分税制改革强化地方政府城市偏向的观点。
  • 毛日昇
    南方经济. 2012, 30(7): 2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7年441个四位码工业行业数据,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通过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供给方式和间接生产率外溢方式对中国内资行业的工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中国内资行业工资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2)国有行业比重提高会显著促进FDI通过劳动力供给方式对内资行业产生工资外溢效应,但同样会显著阻碍FDI通过间接的生产率外溢方式对内资行业产生工资外溢效应;(3)FDI对内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外溢效应显著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FDI进入显著缩小了中国不同劳动生产率工业部门的工资收入差距。
  • 俞鸿琳
    南方经济. 2012, 30(7): 2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我国制度背景出发,以管理者投资行为和银行贷款行为作为理论基础,检验银行贷款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整个样本考察期间(2002~2009年),若没获得银行贷款,国有和非国有公司都存在投资不足。获得贷款后,国有公司的投资状况与无贷款时相比发生显著变化,出现过度投资,但非国有公司的改变并不显著,且无显著的过度投资。在金融危机期间(2008~2009年),国有公司获得贷款后出现过度投资,且程度显著高于整个样本期间的平均水平。非国有公司获得贷款后却没有出现过度投资,但没获得贷款时的投资不足程度比整个样本期间更为严重。本文解释了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国企大规模投资,民企却普遍出现投资不足的现象,并对评估金融危机间银行信贷扩张的实际效应提供理论参照。
  • 孙灵燕
    南方经济. 2012, 30(7): 4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融资的视角,本文从我国企业面临的所有制信贷歧视现状出发,运用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所有制信贷歧视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制信贷歧视加剧了民营企业出口对于外源融资约束的依赖程度,说明我国企业在获取金融资源时的政治主从次序问题,尤其是当前基于所有制的信贷配给模式,不利于我国民营企业外融资金的获得。另外,考虑行业的外源融资依赖特征后发现,基于所有制的信贷歧视显著地限制了融资依赖程度高的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获取,改变当前的所有制信贷歧视现状某种程度上可以带来民营企业出口结构的转变。
  • 陈德球 钟昀珈
    南方经济. 2012, 30(7): 45-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董事会有效性提高的关键是董事履行其监督和建议职能能力和效果,而这又依赖于董事能力的高度。本文基于董事能力视角,从董事履行监督和建议职能过程中的个人特征出发,构建董事资本指数,考察其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资本与公司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但在董事资本的不同类型中,董事社会资本与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董事人力资本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发现,股东对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能力可能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对内部董事,股东更需要他们的专业技能;对外部董事,股东更需要他们的社会资本。
  • 王云 龙志和 陈青青
    南方经济. 2012, 30(7): 69-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CHS模式和永续盘存法测算了我国2004-2009年间省级文化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及经济计量检验,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我国文化资本与GDP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级文化资本存量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文化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均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考虑空间相关性因素之后,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大,文化资本每增长1%,促进GDP增长0.379%。进一步凸显了文化资本在投入要素中的重要性。
  • 杨以文
    南方经济. 2012, 30(7): 78-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并不仅仅依赖创新产品的先进程度,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创新产品迎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程度和渠道商的控制力。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会受到创新产品渠道商的市场势力、运作效率、用户或消费者对于创新产品的偏好程度等因素影响。然后,利用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数据,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 吴敏 黄玖立
    南方经济. 2012, 30(7): 87-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区能够为区内企业提供“一揽子”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本文着重考察国家级开发区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我们基于2002年数据的回归估计发现,开发区显著地促进了区内企业的出口贸易及其二元边际,其中对广度的影响更加明显。不同贸易方式样本的估计发现,开发区的出口促进作用对加工贸易的影响更加明显。稳健性估计显示,开发区对外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最大,国有企业次之,对内资非国有企业出口的影响为负。
  • 许志成 闫佳
    南方经济. 2012, 30(7): 117-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Acemoglu et al. (2010)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其中产品周期分为创新和标准化两个阶段——刚创新出来的产品只能由高技能劳动力生产,而将其标准化之后就可以由工资较低的低技能劳动力生产。尽管标准化之后生产成本更低,但也更易为竞争对手模仿。知识产权保护可以缓解企业在创新和标准化决策之间的困境。本文模型对内生增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更新的研究方法,并得到了结论:一,本文模型丰富了内生增长理论。二,本文从新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南方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要弱于北方国家。三,知识产权保护越弱越会伤害低技能工人的利益,加剧工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