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4-11-25
  

  • 全选
    |
    论文
  • 张少华, 蒋伟杰
    南方经济. 2014, 32(11): 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系统考察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依托中国30个省份2000-2009年的数据测算出考虑坏产出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工贸易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展开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U形关系,当加工贸易占货物贸易的比重超过0.35时,加工贸易将对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效应。与此同时,出口和进口在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中有着完全相反的作用。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调整外贸模式、完善产业政策、协调区域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 綦建红, 冯晓洁
    南方经济. 2014, 32(11): 25-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检验市场相似性对我国产品进入新市场的影响,采用2000-2011年中国海关HS-6产品数据建立起大约237万个“产品—市场—年份”三维观测样本,并运用二值Logit模型对此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发现出口市场扩张是存在“路径依赖”的,即企业倾向选择那些与其之前出口市场地理相近、文化相似、经济相似的国家作为新进入的市场。相似市场的出口经验,不仅在同类产品之间产生了显著的信息溢出,而且对除石油之外不同种类产品的新市场进入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Rauch(1999)分类标准的结果则进一步发现,与同质产品相比,差异产品的出口扩张更显著地受到市场相似性的影响。
  • 刘舜佳, 生延超
    南方经济. 2014, 32(11): 4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别于有形货物贸易溢出的物化型知识,本文基于无形服务贸易溢出的非物化型知识所具有的空间属性,将货物贸易知识溢出研究的标准线性范式Coe-Helpman模型在空间维度扩展成为非线性Coe-Helpman-Durbin模型,除了保留对贸易进口地首次溢出效应的检验,还增加了对贸易进口地以外毗邻地区二次溢出效应的检验。基于中国31省1992-2011年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服务贸易非物化型知识在服务进口地及其毗邻地区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溢出效应,首次溢出没有提升服务进口地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二次溢出却显著提升了进口地以外毗邻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
  • 王侃
    南方经济. 2014, 32(11): 6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仿效应和内部资源异质性对新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153份有效问卷,探究了模仿、资源异质性和新创企业投资决策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模仿和资源异质性对新创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而且随着企业资源异质性的增加,模仿对投资决策的作用逐渐变小,即资源异质性抑制了模仿对新企业投资决策的效应。本文的贡献在于从内部资源特质角度探讨了新创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
  • 罗明忠, 陈明
    南方经济. 2014, 32(11): 78-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广州市15家民营企业372位员工的调查数据,本文对工作特征、员工满意度与劳动争议处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资收入越高,每天工作时间越少,员工满意度越高;职位等级和工龄与员工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关系。员工满意度对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建议行为有正向影响,对消极行为和对抗行为有负向影响;单个的工作特征因素对员工的劳动争议处理行为没有直接的决定作用。可见,员工满意度作为个体对所在企业的综合情感体现,能在日常职业情境与突发劳动争议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
  • 张曙光
    南方经济. 2014, 32(11): 93-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考察了分工、交易与市场化的历史发展,概括了其在现实中的三种形态:全球企业、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据以提出了两个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探讨的理论问题:一是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作者认为, 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取得了市场化改革的很大进展,但对于什么是市场和市场经济则有着不同看法和选择。  国内主流观点一直把市场和市场经济看作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而不是一种基本经济制度,所谓经济改革就是要用资源的市场配置代替计划配置。相对于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机制,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和重大进步,但仍然没有揭示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本质。与此相适应,在改革实践中把市场和市场经济当作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和一种方法,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工具论,它造成了市场化改革的扭曲。市场不仅是交易的场所,而且是交易的关系,同时也是交易的规则和制度。市场经济是一种基本经济形态,它有自己的法权体系、制度规则、道德基础和人文关怀。因此,市场和市场经济不仅是资源配置方式,而且首先是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规则。二是为什么说现代化是市场化?文章辨析了现代化是工业化、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和市场化四个假设和命题,明确指出,把市场化仅仅看作是技术的现代化,会走上市场经济工具论的道路;把市场化理解为脱离技术和制度基础的民主化,也是一种简单的空想。既然市场和市场经济有自己的一套法律体系、制度规则、道德基础和文化理念,那么,市场化就意味着按照这样的思想理念建立、形成和实施相应的法权体系、制度规则和道德习俗。既然分工和交易是社会经济活动曲线的纵坐标和横坐标,那么,市场化就意味着全部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刻质变和跃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现代化界定为市场化是恰当的。
  • 李燕
    南方经济. 2014, 32(11): 100-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一般意义的社会合作困境,基于合作的演化理论成为经济学、生物学和社会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二维方格上的囚徒困境博弈中引入一个基于策略与成本的移动机制,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行为群体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基于策略与成本的移动机制在较广的参数空间内提高了合作水平;同时,模型逻辑也揭示其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基于策略的移动机制有效地促进了网络中合作者团块的涌现,为合作者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基于成本的移动有效地调节了主体移动的速率。合作者团块的出现增加了合作者的收益进而减少了背叛者寻找合作者的速率,为稳定的合作秩序的演化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 周运源, 朱富强
    南方经济. 2014, 32(11): 118-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东视点】 1.粤港澳自由贸易区还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基于新时期建设自由贸易区选择的选择(周运源) 2.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思维——广东省国有企业改革方案的简要评述(朱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