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2卷, 第32期 刊出日期:2014-07-25
  

  • 全选
    |
    论文
  • 田利辉, 刘廷华, 谭德凯
    南方经济. 2014, 32(32): 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改革和开放是同时推进的,引进了众多外资企业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那么,外资企业的进入是否有助于我国内资企业的成长?我们分析我国工业企业超大样本数据,探讨外资进入的影响,研究我国内资企业的生产率能否向效率前沿收敛。我们发现,我国不同类型的内资企业均存在效率前沿的收敛趋势,内外资企业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外资进入对我国内资企业的短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但是对于同行业的其他外资企业呈现挤出效应,特别是其他独资外企。我们进一步发现外资进入的长期影响是挤出效应,但是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 邹新月, 刘明禹
    南方经济. 2014, 32(32): 18-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贷款定价理论一般认为商业银行应该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高定价以实现当期收益最大化,却对中小企业后续业务价值缺乏考虑。本文认为后续业务价值可以用期权收益表示,进而利用期权定价方法构建了同时考虑当期收益和期权收益的贷款定价模型,并以广东省某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中小企业贷款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应用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没有综合考虑中小企业贷款后期权风险与价值的合理匹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利率水平偏高,而长期贷款又过度集中于传统行业并有定价偏低迹象。总体而言,商业银行高估了中小企业短期贷款风险制定了较高贷款利率,这可能超过了中小企业融资负担承受能力,并进一步阻碍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与商业银行后续业务拓展。
  • 周晔馨, 叶静怡
    南方经济. 2014, 32(32): 3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静态视角来看,信任对于减少绝对贫困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形式的社会资本难以减轻绝对贫困,关于社会资本是否能减轻相对贫困则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动态视角来看,社会资本通过非正式保险的机制平滑消费、减轻暂时贫困,通过促进融资和创业、保护产权、促进公共品提供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消除长期贫困。总的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社会资本反贫困的积极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本文基于理论评述,提出了深化社会资本的减贫理论机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反贫困机制、改进社会资本测量、加强因果效应识别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 张晓娣
    南方经济. 2014, 32(32): 5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和线性需求模型分析了碳税的价格影响、福利成本、以及再分配效应。征税导致占中低收入居民支出比重较大的基本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如电热水气、房屋、公共交通、食品等;从等价性变化、补偿性变化的角度看,城镇居民的福利损失随收入降低而上升,而农村居民中中等收入家庭损失最大;Atkinson公平指数显示碳税前后贫富差距有所扩大。因此,碳税具有一定累退性。但是,碳税边际福利成本及其收入差距影响并不大,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转移支付手段缓解其负面冲击。
  • 莫志宏, 申良平
    南方经济. 2014, 32(32): 7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古典理论的自闭倾向早已遭人诟病,去过程化、去动机化并且和社会性的制度不接洽的理性演绎模型确实可能需要对此负很大的责任。但是,行为经济学挥舞着“不现实性”的大棒对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批判是否就真的能够导向更经验、更科学的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强调引入心理学知识来使经济学建立在更现实的基础上的做法同其批判的新古典理论一样,都采取的是一种本能的、不加反思的态度对待如何抽象的问题,无非是一个更看重形式化的逻辑,而另一个更看重经验现实。有必要将行为经济学对于新古典正统的挑战看成是一场经济学内部的对话的展开。其最终的目的是使经济学家们对于经济学应有的学科定位、经济学和其他相邻学科尤其是人的行为的理论之间的界限、什么是适合于经济学的任务的关于人的抽象等达到更高程度的自觉。目前行为经济学表面上繁荣恰恰是以回避对这些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思考为代价的。
  • 黄达强, 陈姝, 郑昊力
    南方经济. 2014, 32(32): 88-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损失厌恶与偏好异质性——来自神经经济学的证据 2.产权制度的起源与禀赋效应 3.信任的测度
  • 萧端, 熊婧
    南方经济. 2014, 32(32): 106-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政府创业引导基金在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中的运作、作用及效率问题。本文基于政府参股基金运作,并成功造就了“第二硅谷”的以色列YOZMA基金的案例分析,着重观察出资阶段、投资阶段、退出阶段的运作模式,深入解析了既纠正市场失灵、又避免政府失灵的相关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炼出适宜中国借鉴的关于政府定位、运作管理、产业投向及退出安排的若干建议。
  • 王璐, 张华伟
    南方经济. 2014, 32(32): 116-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