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06-25
  

  • 全选
    |
    论文
  • 杨蕙馨, 王海兵
    南方经济. 2015, 33(6): 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89-2011年CHNS数据,基于明瑟工资方程测量中国教育收益率,对其在较长时间段上的连续变化趋势分析发现:相对性和绝对性情境下教育收益率在样本区间都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教育水平的收益率存在边际报酬递增现象;初中教育水平和小学教育水平的收益率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讨论认为,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企业对劳动者需求下降的差异性、劳动力市场评价体系的缺失、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转型缓慢等因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父母对子女高等教育投资热情高居不下并存的现象。本文结论不仅对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重要现实意义,还对正在开展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启示。
  • 阮启宏, 翟爱梅
    南方经济. 2015, 33(6): 1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差异化征收红利税是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新尝试。为了研究差异化红利税的政策效果,本文选取2005年6月14日-2014年8月13日期间A股市场发生的7927次纯现金分红作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发现:(1)政策实施后,除息日异常收益率显著增大,投资者对现金分红的偏好减弱,实际红利税负加重;(2)除息日前后的异常交易量显著增大;(3)股价波动率显著增大。差异化红利税政策没有起到抑制投机的作用。
  • 张晓玫, 罗鹏
    南方经济. 2015, 33(6): 4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1997-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回归,实证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并且随着中长期信贷比重的提升,金融发展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得到增强;金融发展阻碍了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并且随着中长期信贷比重的提升,金融发展对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的阻碍作用得到增强。
  • 胥爱欢, 张彦洋, 张铁强, 孙犇
    南方经济. 2015, 33(6): 54-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和掌握通胀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对于一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稳定的低水平通胀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一国央行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和面板协整DOLS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在货币竞争背景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对新兴经济体通胀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发达经济体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资本流动和大宗商品价格渠道对新兴经济体通胀具有促进作用,而国际贸易渠道则起着抑制作用。
  • 王少林
    南方经济. 2015, 33(6): 67-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双重时变设定中考察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一方面参数时变性体现的是央行对经济冲击的响应强度变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目标维数的时变性体现的是央行在不同时期核心政策目标的转移。实证结果表明:(1)影响央行利率调整的政策目标维度存在时变性,尤其体现在汇率对利率调整的阶段性影响;(2)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响应并不充分,不符合严格意义上的泰勒规则,但在通货紧缩时期,利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通货紧缩,利率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反应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基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本文建议,我国应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培育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间变量的金融环境。
  • 刘剑文
    南方经济. 2015, 33(6): 84-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利用一个改进的内生信息粘滞模型,首次测算了中国定价者的最优信息收集间隔,为宏观政策的研究提供了微观基础。通过对比中美两国,以及1992年价格改革前后的最优信息收集间隔,研究得出:(1)定价者对信息成本的考虑会造成价格粘性;(2)除了产出缺口的波动,最优定价信息收集间隔还需要考虑价格水平的影响;(3)考虑价格水平后的最优定价信息收集间隔长度比不考虑价格水平情况下更小;(4)中国的最优定价信息收集间隔长度约为美国的1.25至1.5倍;(5)1992年的价格改革有效缩短了最优定价信息收集间隔,使得其约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 马鸿佳, 侯美玲, 宋春华
    南方经济. 2015, 33(6): 100-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高科技企业数据,检验了社会网络、知识分享意愿与个人创新行为的关系,并将组织二元学习纳入其中,探究它对上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分别对知识分享意愿和个人创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知识分享意愿对个人创新行为也有显著作用。二元学习对社会网络与知识分享意愿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其中探索式学习起到负向调节效应,而利用式学习起到正向调节效应,但二元学习对知识分享意愿与个人创新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明显。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何浩然, 韩余凌
    南方经济. 2015, 33(6): 114-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税收遵从是世界各国政府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在现有税收遵从问题研究文献基础上,梳理影响税收不遵从行为的外在动机及内在激励。在外在动机方面主要考察包括税率、惩罚力度、审计概率等基本遏制因素、个人奖励机制、收入来源和税收大赦对逃税行为的影响;在内在激励方面则重点探究公平感、税收道德、社会规范、文化规范以及道德劝告的影响。这些研究从识别及测度税收不遵从行为、检验相关理论以及政策机制设计等多层面出发,对认识税收不遵从行为的本质及其动机,进而发展有效提高税收遵从度的政策提供了丰富见解。
  • 麦均洪, 金江
    南方经济. 2015, 33(6): 126-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发展中国家在传统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优势不断减弱,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的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如何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推动科技金融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广东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背景深入审视了自贸区建设对广东科技金融发展带来的契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思路及相应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