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5-08-25
  

  • 全选
    |
    论文
  • 叶航
    南方经济. 2015, 33(8): 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学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革命和三次综合,每一次“革命”都提出了与之前的经济学理论不同的研究范式,而每一次“综合”则把前后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统一在一个更大的理论框架中。这种以“革命”与“综合”交替形式出现的经济学创新模式,既反映了人类经济历史不断前进的步伐,也反映了人类思想历史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首次提出了现代经济学第四次革命和第四次综合的概念,并对第四次革命、尤其是第四次综合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和前瞻性的阐述。这一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助于中国经济学家尽快融入这场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理论创新思潮。
  • 孙陵霞 , 张成虎 , 周东
    南方经济. 2015, 33(8): 3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的传导过程可以用政策工具、中间目标和政策目标来描述,政策工具是激励措施,中间目标是合规程度、报告质量和洗钱规模,政策目标是制止上游犯罪,预防恐怖融资和维护金融稳定;也可以采用双层委托代理关系来描述,第一层级的委托人是国际组织,代理人是各国政府,第二层级的委托人是各国政府,代理人是各中介部门。通过双层委托代理模型的推导,可以得出:国际反洗钱预防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各国政府和中介部门的努力程度;反洗钱利益主体是否积极努力,与相关的激励机制密切相关。根据政策传导的衡量指标,结合国内外反洗钱预防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剖析出反洗钱有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据此给出相应的对策。
  • 何康
    南方经济. 2015, 33(8): 50-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并综合径向和非径向特点的EBM模型和GML指数来测算城市商业银行的静态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技术效率有所改善但却幅度不大,技术进步一直是城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利率市场化及其引致的价格竞争效应会通过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和加大不良贷款风险的方式不利于银行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银行自有资本比率和资本充足率的上升却有利于化解不良贷款风险而有利于提高银行效率。
  • 杨校美
    南方经济. 2015, 33(8): 6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呈现出了双双增长的态势,那么,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什么? 吸引外资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吗?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投资发展周期理论(IDP)为基础,分析了吸引外资促进对外投资的内在机制,并运用14个新兴经济体198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吸引外资能显著地促进东道国的对外投资;并且吸引外资对东道国对外投资促进作用的大小与东道国的特征密切相关:人力资本存量越丰裕、市场规模越大、市场关联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吸引外资对对外投资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开放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黎峰
    南方经济. 2015, 33(8): 7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双边贸易收益核算模型,从总体规模、行业结构、实现方式等层面对中美双边贸易收益进行核算。本文发现中美双边出口中均包含着大量的对方国内增加值,与增加值贸易差额比较,传统统计口径的中美贸易差额出现明显高估。其中中国对美货物出口的贸易顺差被显著高估,而服务出口的贸易顺差被明显低估。在中美双边贸易中,中国对美出口包含的本国国内增加值比重不到七成,而美国对华出口包含的本国国内增加值比重超过八成。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绝大部分表现为最终产品并且被美国当地消费,而美国出口到中国很大部分表现为中间品,并且通过对增值折返及对第三国出口的形式实现。
  • 陈其进
    南方经济. 2015, 33(8): 9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收入理论一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风险偏好。基于2009年农村—城市移民调查数据(RUMIC2009),本文考察了风险偏好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对个体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城镇居民的影响大于农民工;风险偏好对创业者和工资获得者收入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不过对城镇居民创业者收入作用不显著;此外,风险偏好对女性收入的影响在城镇居民中大于男性,在农民工中稍小于男性。风险偏好对过低的年龄组群体收入没有显著影响,且随着年龄的提升,风险偏好对个体收入的作用也逐渐增强。采用父母的风险偏好作为工具变量,纠正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风险偏好对个体收入的正向影响仍然存在。
  • 董保宝, 周晓月
    南方经济. 2015, 33(8): 107-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导向对绩效的正向影响已经被诸多学者认可,但也有研究指出,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是“难以捉摸”的。二者之间关系研究结论的相异性继续驱动着学者们不断从各种不同的情境来分析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企图打开二者之间的“黑箱”。新企业的创业实践表明,资源整合能力对于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个中机理并未得到有效揭示。基于234份新企业样本,本文利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研究了新企业创业导向、资源整合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新企业创业导向分别与绩效和资源整合能力具有倒U型关系,而且资源整合能力在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倒U性关系中具有中介效用。这说明了拥有适度创业导向的新企业将会有较好的绩效,较低或较高的创业导向都不利于绩效的提升,而要确保创业导向对绩效的积极作用,新企业必须完善并提升其资源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