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35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6-10-25
  

  • 全选
    |
    农地租约专题
  • 胡新艳, 洪炜杰
    南方经济. 2016, 35(10): 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经典地租理论的分析范式进行拓展,揭示我国农地租约中价格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1)经典地租理论忽视了中国特殊农情下“人—地”、“人—人”关系特征的影响;(2)从“人—地”关系角度看,我国农户对农地存在“客观生存依赖”与“主观情感依赖”的双重依赖关系,会引发交易中的禀赋效应,从而影响农地租金价格;(3)从中国乡土社会“人—人”差序化关系格局看,不同的关系强度暗含着不同的农地流转的事后监督成本,从而影响农地租金价格。可见,我国农地租约中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地”本身,且取决于“人—地”以及“人—人”的关系特征。
  • 邹宝玲, 钟文晶, 张沁岚
    南方经济. 2016, 35(10): 1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期且规范的合约安排是降低要素市场交易风险和保障参与者预期收益的重要基础,但农地租约却普遍存在缔约短期化问题。其中,农户的风险预期是影响其农地租约期限的重要因素,而风险预期既可能是源于缔约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可能是合约本身的不完全。因此,文章重点考察农户风险规避对其农地租约期限的影响,并从信息不对称和合约不完全两个维度阐述农户农地流转中风险的形成及其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承租方了解越多,尤其是与亲友邻居更可能基于关系信任而形成短期租约,而租约中的违约惩罚条款则能够弱化机会主义行为,有助于激励农户选择长期租约。由此,进一步阐述了目前农户农地流转受到社会关系与市场影响,导致其缔约行为兼有差序格局与商业交往的双重特征。
  • 朱文珏, 谢琳, 邱泽元, 罗必良
    南方经济. 2016, 35(10): 2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地租约中期限与租金的决定,存在互为因果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关注农地租约中的期限、租金及其相互关联性。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1)将期限与租金的决定,视为流转双方博弈的结果,从而阐明租约选择过程及其决定机理;(2)实证分析表明,农地质量是重要的中间变量。在农地流转交易中,呈现“高质量-高租金-长期限”、“低质量-低租金-短期限”的农地质量与租约安排的匹配特征。
  • 李摇琴, 徐细雄
    南方经济. 2016, 35(10): 38-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腐败与反腐败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除了制度监管与党纪约束外,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也对官员行为与权力寻租形成重要约束。与以往围绕经济发展、政治结构、法律制度等视角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重点考察宗教传统及其隐性约束对官员腐败行为的治理效果。基于1998~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我国传统宗教文化对抑制腐败产生了积极作用,地区宗教文化越发达,官员腐败程度则越低。同时,与道教相比较,佛教文化的腐败治理效果更明显。我们还发现,宗教传统与制度监管两种不同力量在防治腐败中存在替代效应:制度环境越落后的地区,宗教传统抑制腐败的积极效果越突出。
  • 创新创业专题
  • 钟灵娜, 庞保庆
    南方经济. 2016, 35(10): 54-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对官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影响官员晋升的因素上,文章利用事件史分析的方法讨论官员的降职风险。利用2000-2012年间市委书记的数据发现,首先,官员年龄与是否离任密切相关,特别年轻与特别年长的官员都面临较大的降职风险;其次,官员在任期间的经济绩效对降职风险影响显著,并且这一影响与官员的政治关系密切相关。被上级下派到地方加以培养锻炼的官员所面临的降职压力较小,而其他官员则需要努力提升经济绩效才能确保自己不会被降职淘汰。此外,文章还发现晋升风险概率与经济绩效之间并不存在类似的关系,说明晋升的机制可能更为复杂。
  • 贺洋, 臧旭恒
    南方经济. 2016, 35(10): 75-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CFPS数据,将居民家庭资产区分为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和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两种类型,把不同类型资产的变现成本引入到家庭消费决策的分析中,构建了一个双资产消费决策模型,并实证研究了家庭资产结构对消费倾向的影响。整体来看,家庭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占比提升有助于提高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占比每增加1个百点,家庭的消费倾向增加0.11个百分点;随着家庭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占比的增加,其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也会显著增加。通过提高资产整体的流动性,降低金融服务费率,有助于从微观视角上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 周业安, 王一子
    南方经济. 2016, 35(10): 95-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社会认同理论的引入为实验经济学相关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分支。通过假设个体间相互关联,社会认同因素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偏好,进而改变经济决策,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突破。总体来说,社会认同对偏好的塑造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认同会提升个体对内群的社会偏好,导致内群偏见,并使个体做出更加有利于内群的行为;其次,社会认同会改变个体对内群规则的偏好,进而导致不同维度的群体分类在经济决策上的差异。
  • 会议综述
  • 南方经济. 2016, 35(10): 106-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广东视点
  • 赵祥
    南方经济. 2016, 35(10): 109-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利用动态空间偏离/份额模型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发现:在2001-2013年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间经济互动显著增强,但其空间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珠三角城市群大部分城市都形成了正向的产业结构效应,除了广州和深圳以外,各市在第二产业发展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弥补了第一、第三产业的劣势。珠三角城市群内多数城市未形成空间竞争力净效应和空间区位效应,尚不能充分利用其他城市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城市群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调整有待深化。基于上述发现的政策建议是推进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空间结构调整,构建错位发展、高效互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