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期刊团队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8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25
全选
|
产业政策研究专题
Select
演化发展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哪一种产业政策的理论范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贾根良
南方经济. 2018, 37(1): 5-35.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学术界有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演化经济学和后新古典经济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中表现为演化发展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的不同。两者的产业政策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技术赶超或比较优势;新结构经济学有关政府作用的理论仍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失败理论为基础的,而演化发展经济学则在批判市场失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在演化发展经济学家看来,新结构经济学不适合于中等收入国家,特别是在运用于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国情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使是运用于低收入国家,也是有局限性的。事实证明,技术赶超而非比较优势战略更适合中国国情;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基础全面的价值链升级正是我国所有地方政府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吉林报告》则忽视了这一关键问题。《吉林报告》的缺陷说明,聚焦于传统意义上产业部门之间区别的新结构经济学已不适应新国际分工对产业政策提出的新要求,演化发展经济学所关注的价值链特定环节、核心技术和组织能力已经成为产业政策的核心问题。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经济学界的面前:是通过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在演化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针对中国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发展一种历史和国情特定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Select
产业政策的两大思潮及其架桥
朱富强
南方经济. 2018, 37(1): 36-47.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414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激进发展经济学以及演化发展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围绕产业政策的制定依据展开了激烈争论:前者推行技术拉动的产业政策,强调加快技术自主创新;后者主张资本推动的产业政策,强调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实际上,产业政策争论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技术内生观,进而表现为技术进步的两种路径依赖:内部路径依赖与本国研发投入和学习机会等内部特征有关,外部路径依赖则与要素禀赋和经济系统等外部条件有关。同时,考虑到要素的异质性和技术的专用性以及技术对要素相对价格的影响,一国的技术革新应该兼顾两类依赖路径。因此,看似对立的思维和范式之后实质上也存在很强的相通性,周全的产业和科技政策需要契合这两种视角的思维和认识。
Select
产业政策研究的演化经济学范式:日文文献的贡献
葛东升, 宋磊
南方经济. 2018, 37(1): 48-61.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06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产业政策研究领域,演化经济学逐渐呈现出成为主要范式之一的趋势。日文文献是演化经济学范式的早期来源之一,代表了演化经济学范式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受制于语言壁垒和学科偏见,日文文献的贡献被长期湮没。考证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具有演化经济学特色的日文产业政策研究出现于八十年代初期,在九十年代持续发展,近十余年来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日文文献依托技术革新研究和企业史研究,主要讨论企业合理化政策对于企业能力的影响。与相关英文文献相比,日文文献历史更久、更具深度。理解日文文献的贡献,有助于推动产业政策研究的演化经济学范式持续发展、改善中国的政策实践。
Select
“淘宝村”农户电商创业集聚现象的成因探究——基于沙集镇和颜集镇的调研
周应恒, 刘常瑜
南方经济. 2018, 37(1): 62-84.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41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江苏省沙集镇和颜集镇"淘宝村"为样本区,基于实地问卷调研与访谈,运用改进的AHP层次分析法,对两类具有不同产业基础的农村电商创业集聚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的"淘宝村"现象可通过文章构建的基于社会资本、经营条件、市场环境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但同样是"农户+电商平台+家庭作坊+现代物流"的发展模式,产业基础不同的两类"淘宝村"却具有差异化的形成机制,沙集镇"淘宝村"是在原始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之际,依托网络营销逐步发展了家具制造产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价值,以邻里交流、电商平台、先锋示范、操作技术等因素作为电商创业集聚的关键动力,实现农村产业转型与升级;颜集镇"淘宝村"凭借原始特色产业,通过"互联网+农业"产业融合推动了花木行业的扩大,利好的市场环境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商创业集聚,依靠政策支持、产业基础、支部带动、操作技术等关键因素,打造了农业复合型发展典范。
Select
璋瓦皆喜 喜意各表——生儿与育女的家庭养老差异研究
王素素, 孙涛
南方经济. 2018, 37(1): 85-99.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06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分析成年子女性别及教育对家庭养老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男性而言,无论是居住距离还是是否同住方面,女儿更疏离于原生家庭,但是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拉近其与原生家庭的地理距离;教育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了男性看望父母、与父母联系的频率,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相对于其兄弟会更多地看望父母、与父母联系;个体与父母经济距离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文章认为提高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女性自身福利的提升,也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福利的改善。
Select
FDI如何影响本地企业出口——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发现
樊娜娜
南方经济. 2018, 37(1): 100-114.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07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外资进入影响本地企业出口行为的机制,并在构造外资溢出三类指标的基础上,运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外资溢出对本地企业出口参与决策和出口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1)外资企业通过行业内水平溢出和行业间前向关联溢出显著促进了本地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并提高了本地企业的出口规模;(2)外资行业间后向关联溢出对本地企业出口参与决策的影响不明显,但扩大了已出口企业的出口规模,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仍成立;(3)外资进入对本地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因外资来源地和本地企业所有制性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Select
中国企业从出口到OFDI的渐进国际化——基于不确定性的视角
黄丽丽, 綦建红
南方经济. 2018, 37(1): 115-132.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04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会促使企业遵守循序渐进的国际化进程。对此,文章通过构建二阶段模型,阐释了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如何由出口向OFDI动态转型。在此基础上,文章选取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名录的匹配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检验出口对OFDI决策的影响,进而采用Cox回归分析不确定性条件下出口经验与OFDI决策的关系。结果发现,不确定性越强,出口经验对OFDI决策的作用就越重要,但是该作用会随着在同一市场连续出口时间的延长而依次递减;按所有权分类的实证结果进一步显示,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对OFDI的影响持续降低;集体企业在最初第二、三年的出口经验对OFDI决策影响最大,之后逐年降低,呈倒"U"型;国有企业的出口经验对OFDI的影响始终呈现不规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