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8-10-25
  

  • 全选
    |
    创新创业专题
  • 杨学儒, 梁强, 杨俊, 于晓宇, 董保宝, 朱沆
    南方经济. 2018, 37(10): 1-9.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创新创业与家族企业研究的中国情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实践和理论创新都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家族企业正在步入代际传承的高峰期,家族企业传承从来不只是任期的交接,而是家族企业生命周期中具有战略地位的关键事件,深刻影响了企业的战略转型、技术创新、跨代创业与其它重要事宜。因此,不少企业家族和学者常常将家族企业传承视为企业转型和持续创业的重要契机。华帝股份和宁波夏厦齿轮的案例研究表明,一代与二代的社会情感财富存在差异是传承中战略变革的阻力和推力差异的内在原因,另一方面,一代家族性资源为二代组合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传承的策略性要素推动二代从适应性组合创业到选择性组合创业到一代+二代选择性组合创业的转化。创业与家族企业领域的理论视角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流管理理论增长放缓,而二者特有的理论视角发展更快,创业研究话题呈现多极发展趋势。创业者个体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创业绩效产生了影响,即创业决策逻辑是二者的中介机制。高新科技企业创新方面,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的有效互动有利于管理探索性创新和利用性创新的矛盾需求,从而提升创新绩效;企业研发国际化对母公司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二者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刘嘉琦, 张富丽, 张书军
    南方经济. 2018, 37(10): 10-26.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05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识别近十年国外创业与家族企业领域知识体系的演进发展趋势,文章基于近10年国外创业与家族企业核心期刊的关键词数据,利用BibExcel词频分析法列出了创业与家族企业领域常见的理论视角与话题,并通过趋势分析,推测未来几年该领域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创业与家族企业领域的理论视角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流管理理论增长趋势放缓,而创业和家族企业特有的理论视角得到了更频繁的关注。话题关键词部分,创业研究呈现出了多极发展的趋势,家族企业研究则对传统的话题如传承、代际创业与家族性等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热度,而战略领域的主流话题在创业与家族企业领域也富有旺盛的活力,中小企业的筹资、投资行为是上升最快的议题,而家族企业与新创企业的非经济作用,如企业社会责任等也受到了更多重视。
  • 闫俊, 葛宝山, 董保宝
    南方经济. 2018, 37(10): 27-48.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0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双元创新对新创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不言而喻,然而,由于新创企业新且小的特点,其资源匮乏导致没有足够的资源实施双元创新。因而,现有研究主要从战略视角关注双元创新中的一种创新行为对绩效的影响,缺乏从网络嵌入视角对双元创新的整合型研究。对于存在资源约束的新创企业,利用网络嵌入获取资源来实施双元创新是提升绩效的有效路径。而现有研究已经证明了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能够单独影响双元创新,但鲜有研究探讨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的交互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双元创新在上述交互关系到绩效的转化过程中所起的桥梁作用。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双元理论,文章利用bootstrap方法对187份高科技新创企业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验证了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的交互对双元创新的正向影响,而双元创新在上述交互向绩效转化的过程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文章基于网络嵌入多维视角探究了双元创新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价值,不仅丰富了双元理论,也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网络理论。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王扬眉, 叶仕峰
    南方经济. 2018, 37(10): 49-68.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04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家族企业的跨代持续成长是其获取长效竞争优势的关键,以创业作为传承路径逐步获得认可,然而创业对家族企业传承的系统机制分析尚未形成。基于此,本研究从关注家族企业传承什么和如何传承转向创业对家族性资源战略传承以及对家族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微观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章基于资源观视角,以兼具创业和传承特征的宁波夏厦齿轮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剖析在不同组合创业阶段家族性资源的代际传递和生成机制以及相关传承的策略性要素。研究发现:组合创业是家族性资源传承的有效途径,初次的适应性组合创业具有实验性质,是家族提供给继承者特有的试错和经验积累的过程,与后续的选择性组合创业形成一个创业深化体系;一代家族性资源为二代组合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传承的策略性要素(家族信任、战略性教育和家族愿景认同)推动二代从适应性组合创业到选择性组合创业到一代+二代选择性组合创业的转化,促使二代家族性资源不断生成和内化并进一步驱动家族代际资源的融合和升华;最后文章构建了基于家族性资源传承的跨代组合创业理论模型。为家族企业传承和跨代持续成长提供启迪和借鉴,为后续创业行为研究和传承战略研究提供参考。
  • 黄婷, 徐鸿昭, 朱沆, 包贤锐
    南方经济. 2018, 37(10): 69-91.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承和转型是当今中国家族企业面临的两大命题,不少家族企业寄希望于通过传承来实现战略转型,然而二代继任者的战略变革往往阻力重重。现有文献多关注继任者的变革动力,少数关注阻力的文献也多归因于经济动机,不足以深入解释代际传承过程中战略变革面临的复杂冲突。文章引入社会情感财富(SEW)观点来分析华帝股份代际传承过程中战略变革障碍的变化,借此来拓展SEW的观点。我们将案例分成一代控制、两代共治和二代控制三个阶段来分析一代战略决策者的变革障碍、一代之间对于战略变革的分歧、一代和二代之间战略变革的冲突,发现(1)原有战略实施中形成的决策者与利益相关者的情感关系会阻碍战略变革,决策者对原有战略实践的投入会形成对它的情感及持续承诺,也会阻碍战略变革;(2)一代成员追求不同的SEW会导致一代(泛)家族成员对二代及其推动的变革形成不同态度,阻碍两代共治下变革的推进;(3)继任者缺少与卸任者共同的SEW减少了其推行激进变革的心理障碍,一代共同SEW的弱化导致其合作瓦解,为二代推行激进变革扫清障碍。上述发现揭示了细分SEW对于从个人层面分析家族内决策冲突和动态变化的价值,也提示了SEW的动态性和作用的两面性。
  • 何爱, 钟景雯
    南方经济. 2018, 37(10): 92-112.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07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 苏晓华, 杨赛楠, 吴琼珠, 周焱
    南方经济. 2018, 37(10): 113-131.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05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将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因素引入创业情境,考察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尝试引入创业决策逻辑为中介机制,探讨创业自我效能感通过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即效果逻辑和因果逻辑)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了中国创业者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创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会激发不同的决策逻辑,且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其中效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因果逻辑对于创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且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也不明显。
  • 董华, 江珍珍
    南方经济. 2018, 37(10): 132-144.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服务悖论”的存在一直是制约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主要障碍。服务化过程中的组织创新跟不上服务化战略的要求是造成“服务悖论”主要成因。大数据的兴起不仅为新时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了新的驱动力量,大数据价值创造的新特征也为缓解和克服“服务悖论”提供了具体的路径与机制,包括:基于大数据进行顾客需求挖掘开发促进服务化产品设计的创新;关键流程数据化以及多流整合推动组织结构与流程的重组;高速数据信息的流动共享加快管理模式与服务文化的转型,以及资产虚拟化大数据共享实现制造服务供应链资源的集成与协同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可初步建立大数据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一个简单战略框架模型。
  • 雍和明
    南方经济. 2018, 37(10): 145-148.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1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