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4-25
  

  • 全选
    |
    论文
  • 邓创, 张甜, 徐曼, 赵珂
    南方经济. 2018, 37(4): 1-19.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0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揭示中国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结构性变化及其关联动态,文章分别基于货币流动性宽松程度、剩余收益模型以及银行资产负债表,对中国货币市场、股票市场与银行体系的风险进行了测度和评估;并在分析上述三个金融子市场风险变动规律及其传递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各金融市场风险与宏观经济景气之间的关联动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不同金融市场风险之间的传递关系发生了重要转变,并且与宏观经济景气变动之间的交互影响也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呈现出"良性循环"与"恶性螺旋"的非对称性切换。这些研究为中国新时期积极转变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决策机制、创新宏观经济调控与金融监管模式,实现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双重稳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依据与政策启示。
  • 徐雅婷
    南方经济. 2018, 37(4): 20-37.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17年上半年以来,金融周期的概念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房价与人民币汇率,作为资产价格,在金融周期中呈现较强的相关性。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逐步对外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加大了二者的相关程度,表现出金融顺周期性。通过TVP-VAR模型,文章分析房价、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动态关系,试图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解释房价与汇率的相关性,并发现国际资本的顺周期性呈现不对称特点:国际资本流出时期在房价与汇率的相关性中起到桥梁变量的作用,较流入时期而言顺周期性更强。因此,文章认为关注金融周期中资本项目开放产生的不对称顺周期性对于防范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 罗俊, 叶航
    南方经济. 2018, 37(4): 38-57.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5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配正义关涉的是如何以一种公平正义的方式在个体之间分配收入,学者们从各领域、各视角提出过诸多可供选择的分配方案与决策。行为实验研究则表明,人们的分配决策会因为给定的收入分配情境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种改变表征着,不同情境下(无知之幕、知晓所在阶层、社会计划者)人们对于个人收益(自利或风险厌恶)和他人收益(公平或社会偏好)之间有着不同的权重偏好。然而,为何分配情境的不同会导致这种偏好动机上的差别,从而影响人们在分配上的行为决策,这一逻辑机理始终没有得到相关实证依据的解释。文章拟利用神经经济学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分离各种分配情境下风险偏好与社会偏好对分配决策的各自作用,进而为分配决策的情境依赖性提供神经基础,建立收入分配决策与特定脑区神经活动及相关偏好之间的因果联系。
  • 陈叶烽, 姚沁雪
    南方经济. 2018, 37(4): 58-72.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3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卫生行业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医生的诊疗服务,而医生的行为受到薪酬支付方式及其激励机制的影响。近年来实验研究方法在卫生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在医生薪酬激励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关于按服务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和固定工资三种基本的医疗行业薪酬支付方式的实验研究,以及对绩效工资这一经济性激励手段和公开报告等非经济性激励手段展开的实验研究。文章围绕基本支付方式、经济性激励和非经济性激励等三种影响医生行为的薪酬激励机制,对相关的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同时总结了从现有的行为和实验研究中可能得到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冯志艳, 黄玖立
    南方经济. 2018, 37(4): 73-94.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0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土地供应市场化之后,工业用地价格迅速上升并开始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2003-200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用地价格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证实,东部地区工业用地价格上涨的确抑制了新企业的进入,但这一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地价上涨对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土地依赖型行业以及低增加值行业中更加明显。
  • 张万里, 魏玮
    南方经济. 2018, 37(4): 95-113.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07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在描述中国不同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特征事实基础上,基于要素密集度分类法,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个二位数制造业2000-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法求出效率,同时使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求出各省综合EG指数,采用PSTR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制造业集聚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引入非期望产出的制造业集聚与效率并非呈简单的正向线性关系,将制造业分为集聚推进型,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部分制造业出现一个甚至多个门槛值;(2)部分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处于过度集聚阶段,而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过度集聚现象;(3)集聚递减型和过度集聚型制造业的效率与集聚出现了负向关系,说明集聚并非越大越好,负外部性严重影响着产业的生产效率;(4)东、中、西部地区效率与铁路密集度都呈现负向关系,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集聚水平的提高。东、西部地区效率和能源呈负向关系,而中部逐渐转变为正向,说明东部拥挤和西部能源利用效率低已经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西部专利与效率呈负向关系,提高创新效率是解决收入差距的关键。
  • 都田秀佳, 梁银鹤
    南方经济. 2018, 37(4): 114-128.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51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2010-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发现大饥荒对于个人宗教信仰选择具有长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的情况下,成年时期经历过大饥荒的人群更加倾向于选择信仰宗教,并且考虑流动人口、DID方法和安慰剂(placebo)检验下的回归结果也非常稳健。同时,基于宗教社会网络模型和宗教事后保障模型,文章发现社交动机和个人健康状况是两者的重要影响机制。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