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 全选
    |
    论文
  • 王兵, 尹淑桃
    南方经济. 2020, 39(3): 1-23.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70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背景下,运用共同边界-两期权重修正罗素模型,对中国第二、三产业2004-2016年30个省份一位码分行业、典型省份广东省二位码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地区和行业的异质性,从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对中国第二、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并检验"结构性减速"是否适用于当前中国经济。研究显示: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均高于第二产业,这表明"结构性减速"是此轮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原因的看法并不成立。但在研究期间中国第二、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负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两大支柱性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同时发现近年来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有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从"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 黄文彬, 王曦
    南方经济. 2020, 39(3): 24-39.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71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参照Tombe and Zhu(2019)并结合城市层面的数据可得性,文章先测度了2000-2015年期间272个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成本,然后将其引入Hsieh and Moretti(2019)的城市空间均衡模型,考察了流动成本的变化对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动态变化与流动成本紧密相关,表现为2000-2015年期间流动成本的整体水平先升后降,而劳动力配置效率则先降后升。第二,流动成本的存在降低了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改善的速度,表现为在不考虑和考虑流动成本的情形中,2000-2015年期间城市剩余工资离散程度分别下降28.21%和9.83%。第三,一线城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被低估,并且在考虑流动成本的情形中,其被低估的问题更加严重。
  • 王亚楠
    南方经济. 2020, 39(3): 40-52.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1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应用CFPS2010、2012、2014年的调查数据,以房价收入比指数作为"房价压力"的代理变量,探讨了房价压力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在我国房价收入比畸高的社会环境下,消费者同时受到"释放压力型"消费需求的驱使和可支配收入减少的预算约束,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获得心理慰藉,增加了对相对廉价且非必需的文化消费品的需求,即口红效应成为房价压力影响文化消费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控制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其他生活压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消费氛围等因素,在城镇中仅拥有一套及以下住房资产的家庭中,高"房价压力"显著提升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在影响机制研究中,首先,通过验证房价压力对总消费的抑制作用剥离了财富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验证房价压力对大额消费品和小额消费品影响的异质性,证实了房价压力对文化消费影响口红效应的存在性。进一步将研究样本按照消费文化类型、收入阶层和受教育阶层分组后发现:开放的消费文化下高"房价压力"对居民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中等收入阶层在高"房价压力"下进行"释放压力型"文化消费的需求最强烈。高学历层次居民在面对"房价压力"时更倾向选择文化消费作为释放压力的渠道。
  • 夏秋
    南方经济. 2020, 39(3): 53-72.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0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在产品内分工视角下实证考察制造业服务化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1)服务化对出口市场扩展边际、产品种类扩展边际、价格边际有倒U型作用,对数量边际有抑制作用。(2)服务化对扩展边际、价格边际的倒U型作用和对数量边际的抑制作用在OECD与非OECD国家同时存在。(3)按技术复杂度划分服务部门后发现,低端服务化和高端服务化对扩展边际的影响较为一致,但低端服务化对价格边际的影响不显著,且对数量边际的抑制作用大于高端服务化。(4)产品内分工加强了服务化对价格边际的积极影响,弱化了服务化对数量边际的不利作用,但对服务化与扩展边际关系的影响不显著。深入产品内分工体系,循序渐进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有助于提升高端出口能力,对优化出口结构有重要意义。
  • “中国道路与广东实践”理论专栏
  • 陈世栋
    南方经济. 2020, 39(3): 73-85.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80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础设施是任何国家孵化市场所必须的先行资本,但并非所有国家都有能力为市场体系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文章首先从对市场主体的孵化、引导资本流动和促进市场体系纵深发展等方面总结基础设施对于市场孵化的普遍意义。然后以部分代表性国家为例,论证基础设施质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其国家能力的差异。最后在国家能力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能力重塑"一般框架,辨析改革开放以来,以"学习能力、财政能力、法治能力"构成的三大国家能力具体的阶段性重塑过程,及其为中国市场孵化提供基础设施的成功实践。
  • 丁海, 石大千, 张卫东
    南方经济. 2020, 39(3): 86-104.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03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央地博弈工具构建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政策博弈走向的理论框架,探讨了中央与地方博弈力量的相对大小对污染治理绩效的影响,以破解"环境治理之谜"。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方法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力量的测算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基于2003-2015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双方博弈力量的相对大小及其对地区实际污染水平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环境治理的央地博弈中,中央政府相对于地方政府具有更强的博弈力量,可以解释环境治理绩效的69%,而地方政府仅为31%。(2)中央政府在博弈中所获得的剩余使污染水平相比基准水平降低40.3%;而地方政府剩余则使污染水平升高29.5%,央地博弈净效应使得实际污染水平降低10.8%。(3)央地博弈力量的年度分布具有不平衡的特征,在2003年到2011年,地方政府的博弈力量逐渐增强;而从2011年到2015年,地方政府之前不断增长的博弈力量受到遏制。(4)央地博弈力量亦具有城市分布异质性的特征,地方政府的博弈力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当地的财政自主度呈倒U型关系。文章结论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环境治理模式的制度优势以及国家意志在促进地区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 李丹蒙, 叶建芳, 张培莉
    南方经济. 2020, 39(3): 105-118.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1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司费用支出的粘性特征是管理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以2001-2015年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公司的客户集中度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向第1大客户的销售额比例、向前5大客户的销售额比例以及前5大客户销售额的集中度越高,公司的费用粘性越强。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考察了CEO的背景特征对于上述关系的影响,发现CEO的年龄较大、任期较长以及学历较低时,客户集中度对于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发现揭示了客户关系对于企业费用粘性的重要影响,同时也丰富了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于企业费用粘性影响的文献,支持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代理问题的有关研究发现。
  • 陈婕, 苏中锋
    南方经济. 2020, 39(3): 119-130.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60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组织匹配的观点,文章指出商业模式和控制机制之间存在匹配关系,因为商业模式由企业成员运营,其能否有效运作取决于这些成员的行为。因此,企业需要设计恰当的控制机制来保证商业模式有效运作。文章通过分析控制机制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影响来发现商业模式和控制机制的匹配关系。研究发现:结果控制正向调节新颖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负向调节效率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过程控制负向调节新颖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效率型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文章从控制机制视角回答了如何保证商业模式有效运作的问题,对理解商业模式价值有促进作用,并丰富了对控制机制设计的认识。同时,文章可以指导企业针对其商业模式设计控制机制,通过实现两者的匹配来保证商业模式有效运作进而提高企业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