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3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25
  

  • 全选
    |
    论文
  • 李善民, 梁星韵, 王大中
    南方经济. 2020, 39(8): 1-16.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80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使用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数据,分析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及其内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在获得政府引导基金资助后,创业投资机构向科技型初创企业显著增加投资,说明政府引导基金发挥了引导作用;相比国有创业投资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对民营创业投资机构的引导作用更强;相比非创新创业密集地区,政府引导基金在创新创业密集地区发挥的引导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引导基金主要是通过"信号传递效应"发挥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基金的"风险分担效应"不显著;政府引导基金引导的投资与完全市场化的投资没有显著的绩效差异,说明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是有效率的。文章不仅揭示了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机理,也为政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 王贤彬, 陈春秀
    南方经济. 2020, 39(8): 17-32.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71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可忽略的产能过剩问题,已有文献多从"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上寻找原因,亦有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产业政策,但从产业政策层面展开的研究未能得到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我国2001-2015年分省份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在平均意义上提高了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显著缓解了产能过剩。进一步证实了产业政策确实与产能过剩相关联的常见特征有显著关系,产业政策提高了产出规模、产销比和利润产出比,同时降低了投入产出比。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压力对制造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效应。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经济增长压力和官员晋升压力不仅引致了产能过剩,而且削弱了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的治理效果。文章的研究增进了人们对政府行为、产业政策和产能过剩三者内在关系的理解。
  • 黄帅
    南方经济. 2020, 39(8): 33-48.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80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20年第一季度主板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给企业业绩带来了负面影响,且疫情对服务业企业影响更为显著。地方官员金融、卫生背景的调节作用均可缓解疫情给企业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且以上作用在服务业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地,地方官员金融、卫生背景中的管理经验是上述专业背景能够发挥调节作用的主导因素。另从任职经历与教育背景的匹配效应考虑,金融任职经历匹配学历背景所发挥的调节作用要强于匹配学科背景,而卫生任职经历匹配学科背景所发挥的调节作用要强于匹配学历背景。上述结果揭示了地方官员的金融、卫生背景在疫情期间对服务业企业所发挥的作用起到了"雪中送炭"的效果,且金融、卫生任职经历与教育背景之间的匹配效应存在差异,这为以后相关地方官员的交流与选任提供了参考。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
  • 段军山, 庄旭东
    南方经济. 2020, 39(8): 49-64.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709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创新投入,而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根据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划分,即分别为货币资本层、人力资本层、社会资本层,系统地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所涵盖的三个层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分层影响着企业创新投入。其中,货币资本层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效应,而社会资本层社会责任则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负效应。总体而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仍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提升。进一步对变量进行相对重要性分析发现,对于中小规模企业,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的履行是最为重要的,企业员工因素是企业创新投入提升的核心推动力。另外两个层面的社会责任履行,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要弱于人力资本层社会责任。
  • 杨晶, 邓大松, 申云, 范秋砚
    南方经济. 2020, 39(8): 65-81.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700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农户消费转型升级引发各方关注,但鲜有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及其微观作用机理。文章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农户生计资本变动和生计策略调整对农户消费的传导机制,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三期面板数据,定量评估了农地流转对农户消费影响的社会资本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农户消费基尼系数总体呈缩窄趋势,但农地转出农户相比农地转入农户具有更高的人均消费支出及消费不均等程度;(2)农地流转能够影响农户关键自然资本改变和生计策略调整,从而显著提高农户消费水平,且参与农地流转农户相比未参与农地流转农户具有更高的消费动机;(3)社会资本在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过程中对农户消费存在微观中介效应,即社会资本越高的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概率越大,且能够通过提高农地转出户非农就业机会和扩大其多元化收入来源,间接提升农户消费水平。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背景下,应积极有序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地转出户非农就业,并强化农户社会资本建设,提高农户多元化收入,从而全面助推农村消费转型升级。
  • 赵爽, 罗荣华, 张晓玫
    南方经济. 2020, 39(8): 82-97.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708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采用一种更加综合的银企关系度量方式,从贷款公告市场反应的视角,首次检验了银企关系强度与企业金融化对银行缓解信息不对称能力的影响。基于A股市场数据,研究发现银企关系越亲密,贷款公告的市场反应越正面,表明亲密的银企关系有助于提高银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能力,但危机后企业的金融化行为会削弱亲密银企关系的信息价值。文章深化了银行信息生产领域的研究,为银企关系的信息价值以及信息在金融市场中的传递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 丁龙飞, 谢获宝
    南方经济. 2020, 39(8): 98-113.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804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年报问询函对被问询公司的影响。基于2015-2018年企业集团上市子公司样本,文章研究交易所问询在企业集团内是否具有监管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在子公司间存在监管溢出效应,即企业集团内子公司被年报问询会引起其他子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提高。机制检验证明,内外部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是年报问询函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拓展性分析发现,当企业集团存在共同审计和实际控制人的控制链条更短时,年报问询函的监管溢出效应就越明显。文章扩展了年报问询函政策实施效果的相关研究,延伸了财务决策同群效应理论假说,为优化上市公司监管机制提供思路。
  • 汪良军, 汤慧敏, 虞艳云
    南方经济. 2020, 39(8): 114-130.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71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家庭背景指标,出生顺序和子女性别结构会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以及行为结果。文章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了出生顺序和子女性别结构对信任行为、风险偏好与竞争偏好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二胎的信任水平和竞争偏好都显著高于一胎。虽然二胎的风险偏好高于一胎,但统计上并不显著;同时,子女性别结构会影响出生顺序效应。在信任水平方面,混合结构下的二胎显著高于一胎,而同性结构下的出生顺序效应并不显著;在风险偏好与竞争偏好方面,同性结构下的二胎显著高于一胎,而混合结构下的出生顺序效应不显著。文章结论能够加深人们对不同出生顺序下个体行为偏好异质性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