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4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22-09-25
  

  • 全选
    |
    宏观研究
  • 梅建明, 邵鹏程
    南方经济. 2022, 41(9): 1-17.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918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依据财政部PPP项目库信息整理得到253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对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PP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和促进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是PPP模式发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政府干预较多会抑制PPP模式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而提高财政透明度则有利于发挥该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市政工程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更强,并且当某地PPP模式以中短期合作或以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为主时,其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 叶永卫, 云锋, 邵传林
    南方经济. 2022, 41(9): 18-35.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919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将2018年国地税合并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从税收征管独立性视角考察了其对企业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会导致企业总体债务规模显著上升。区分债务类型来看,国地税合并未促使企业增加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银行贷款,而是促使企业增加了不具有利息税盾效应的商业信用,这一结果否定了债务税盾效应假说,而支持了流动性约束效应假说。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以及成本转嫁能力较弱的企业中,国地税合并对企业债务规模的促进作用更为凸显,再次验证了流动性约束效应假说。此外,文章还发现在国地税合并之后,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股利分配显著下降以及财务风险显著上升。文章结论表明,在国地税合并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注意税收征管加强给企业带来的流动性约束,这对于现阶段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
  • 金祥义, 张文菲
    南方经济. 2022, 41(9): 36-58.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006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支出作为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形成的基础因素,在后疫情时代,对企业构筑出口竞争优势和提高出口发展规模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中小微企业出口发展影响深远。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对医疗支出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展开系统检验。理论上,健康人力资本是组成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模块,医疗支出的增加能够影响企业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而对企业出口产生积极作用。实证研究发现,医疗支出发展能够产生显著的出口促进效应,提高企业的出口规模,但这一作用就不同样本分类存在着异质性。机制检验表明,文章从人口死亡率、营养健康程度等多个维度对健康人力资本进行衡量后,医疗支出水平的提高能够改善企业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强企业出口的竞争优势,进而促进企业的出口发展。此外,文章在考虑计量模型设定、行业样本选取、宏观环境冲击、医疗支出构成等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并通过PSM分析、安慰剂检验、控制函数法来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医疗支出对企业出口的积极作用依然成立。文章研究是卫生经济学和国际贸易领域的一次有益融合,相关结论为支持我国卫生医疗和对外贸易发展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来自现实的有力证据。
  • 李静, 郭斌斌, 路伟
    南方经济. 2022, 41(9): 59-74.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91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主体,是新医改成功的关键,但多年来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也加重了患者和政府的医疗负担。文章利用2013-2018年中部某省658家公立医院数据,基于Baumol"成本病"理论,构造新的"调整的鲍莫尔变量",首次从微观视角检验公立医院"成本病"的存在性,并考察了"成本病"是否加重了患者和政府负担;进一步结合"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探究了其对公立医院"成本病"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公立医院系统同样存在"成本病"现象,且是加重患者与政府医疗负担的重要原因;"成本病"对患者医疗负担的影响并无医院等级差异,对政府医疗支出的影响在二级医院更为明显。结合样本期内"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实施发现,政策有效降低了患者负担,但加重了政府医疗支出,也未能缓解公立医院的"成本病"问题,但有助于医技成本支出的降低。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成本病"已经成为制约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亟需建立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工具和机制,健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促进公立医院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转型,抑制"成本病"问题,保障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 创新创业
  • 林峰, 林淑佳, 李宏兵
    南方经济. 2022, 41(9): 75-96.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91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孕育兴起,"互联网+"构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劲引擎。文章在构建局部均衡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腾讯研究院大数据测算的"互联网+"指数与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微观数据,以31580家企业专利申请数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代理指标,以企业所在城市的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实证考察了"互联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文化、数字生活和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互联网+"对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考虑调节效应的扩展分析进一步发现,城市智能化与"互联网+"的协同创新作用已经彰显。本研究为深化"互联网+"发展战略、建立数字化导向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
  • 庞瑞芝, 刘东阁
    南方经济. 2022, 41(9): 97-117.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91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是否存在悖论,数字化是否必然促进企业创新?文章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通过构建数字化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数字化通过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8-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数字化低于拐点时,数字化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而当数字化高于拐点时,数字化会抑制企业创新;异质性影响机制上,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影响效应在高新技术行业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业以及吸收能力强企业、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数字化追赶型企业和后进型企业,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影响效应只存在于领先型企业中。数字化硬件投资与企业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但数字化软件投资却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文章拓展了数字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可以为当前企业更好借力数字化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申明浩, 谭伟杰
    南方经济. 2022, 41(9): 118-138.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3918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化赋予了国民经济与微观企业转型升级的动能。文章在对上市公司进行文本挖掘的基础上,综合MD&A部分数字化词频占比和无形资产数据等多个数据集以提高企业数字化指标的刻画质量,实证考察了其对企业绿色创新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表现具有"增量提质"的双重效应,并且该结论在创新性地采用清朝城墙数据作为历史工具变量和国家级大数据试验区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促进效应在政府环保补助较高和内部管控成本较低的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更为明显;而当地环境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则为该过程的实现提供了支撑。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作用于企业绿色创新的路径依赖于其缓解了(环境)信息约束问题,促使企业自主参与环境治理,并有效提升企业商业信用。文章研究不仅为理解数字技术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表现的影响机理提供了微观实证依据,也为未来实现数字化与"双碳"目标的"共赢"提供了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