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25
  

  • 全选
    |
    宏观研究
  • 邢 斐,唐 慧
    南方经济. 2023, 42(10): 1-29.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01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从“稳投资”的角度,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集团成员企业在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时的积极作用:与独立企业相比,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通过提供成本更低、财务灵活性更强的内源融资实现了对外部资本市场的替代,因此集团成员企业对宏观经济波动引致的外部融资环境变动更加不敏感,进而使其投资呈现逆周期性特点;进一步地,在投资机会高、内部资本生成率低或者现金流波动性大的企业中,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融资约束进而“稳投资”的功能更加显著;文章的结果证实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其他机制的影响(企业金融化、内部劳动力市场、代理问题、投资机会敏感性、大企业集团的影响)。因此,文章的研究验证了企业集团在应对宏观经济波动时“稳投资”的作用,并借助企业集团这一组织形式深化了宏观经济波动向微观企业传导机制的研究,这对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以及实现“六稳”工作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 陈婉莹,刘金全
    南方经济. 2023, 42(10): 30-47.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018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文章结合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理念,采用分层因子模型对中国各地理层级的质量型经济周期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变因子模型对一省经济增长的量质贡献进行详细分解。研究发现:第一,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在新常态之前具有逻辑一致性,在此之后,不同于数量周期的下行,上行的质量周期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明确之时达到波峰;第二,东北和中部地区是全国质量型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诱因,其域内省份的异化特征也最为明显,而东部地区则起到熨平周期的作用,其域内省份的协同机制最为成熟;第三,对于大部分省份来说,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基本呈现协同促进的态势,这说明我国已基本奠定良性高质量发展的基调。 
  • 戴 翔,马皓巍
    南方经济. 2023, 42(10): 48-69.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02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发展格局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审计治理是国家八大治理体系之一,会通过改进政府行政影响市场环境,进而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分析表明:国家审计治理主要通过成本附加效应和竞争强化效应两个关键作用机制,对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产生积极作用,但其作用力会因地区法律制度环境和制度成本差异等而表现出异质性。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计量检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假说的正确性。此外,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国家审计治理与社会审计监督,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中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文章研究不仅从国家审计治理的特定维度,为深刻理解在资源优化配置中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了理论阐释和科学证据,而且具有重要政策含义:更好发挥国家审计治理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不仅需要进一步强化国家审计治理自身,还需要在优化地区法律制度环境、破除地方保护,以及加强与社会审计监督协同作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 现代产业
  • 白 茜,韦庆芳,蒲雨琦,蔡卫星
    南方经济. 2023, 42(10): 70-93.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106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产业政策的创新激励效果在当前阶段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的独特场景,考察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首先,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溢出效应,底线估计大致相当于产业政策直接效应的40%左右,以往研究只关注直接效应而忽视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产业政策在推动企业创新方面的实际效果。其次,文章提出并识别了知识溢出效应和财务溢出效应两个潜在影响路径,进一步发现知识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大,而财务溢出对下游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更大。再次,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供应商-下游企业地理距离较近、供应商集中度较高以及地区制度质量较好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这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机制逻辑。最后,产业政策通过供应链溢出效应促进下游企业创新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文章从供应链溢出效应视角进一步丰富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对更全面地评估并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创新激励效果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 张龙鹏,张双志,胡燕娟
    南方经济. 2023, 42(10): 94-111.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10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链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7年到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从技术创新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对大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因而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进一步结合企业价值链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的应用也均通过技术创新显著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市场营销智能化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大一些,从而带来更为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对于价值链为生产者驱动型的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的人工智能应用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价值链为购买者驱动型的产业,市场营销智能化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这也主要是因为市场营销智能化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政府部门要着力构建促进企业全价值链智能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重点,分行业出台企业智能化转型指导方案。 
  • 企业经济
  • 袁靖波,胡月儿,金珞欣,李 耀
    南方经济. 2023, 42(10): 112-126.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013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行业竞争场景,在企业层面检验了产品服务系统(PSS)差异化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样本取自中国财产保险行业2009—2019年间的面板数据,共涉及56家在中国大陆提供财产保险服务的公司。研究发现,PSS差异化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呈现 U 型关系,竞争地位对以上主效应具有中介作用。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看,市场分割作为中国本土管理情境中的制度变量,对PSS差异化和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具体地说,在PSS差异化程度较低时,市场分割程度的增加会削弱PSS差异化对企业违规行为的负向影响;在PSS差异化程度较高时,市场分割程度的增加会增强PSS差异化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正向影响。该研究聚焦于中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中的突出现象,批判吸收了西方学术界现有的伦理决策模型,研究结论为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机理和边界条件提供了更加符合中国管理情境的解释,也为行业市场上企业违规行为的干预和治理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 金晟男,武力超,薛 洲,耿献辉
    南方经济. 2023, 42(10): 127-144.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方式,是企业寻求外部创新的主要渠道。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手工整理的校企合作数据,以渐进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了校企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探究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后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增加了21.4%,实现了企业创新专利结构由低质量向高质量的转变,并且创新促进效应随合作强度增加而增加。其作用机制是,校企合作推进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的扩张与深化、增加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并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创新促进效应在与高层次院校、本地院校合作时更大,但相比于与高层次院校合作,选择本地院校可能更为重要;进一步分析发现,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会通过创新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在5年内呈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文章为理解校企合作与企业创新以及企业价值提供了新思路,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校企合作支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 乡村振兴
  • 魏滨辉,罗明忠,夏海龙,曾春影
    南方经济. 2023, 42(10): 145-160.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10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着力改善双向循环经济结构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大规模的返乡创业潮为深挖农村消费大市场和激活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提供了广阔空间。文章借助返乡创业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劳动力返乡创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与机制。研究表明:返乡创业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在利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等多种方法检验后,研究结论保持一致。在作用路径上,返乡创业不仅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改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还能增加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优化农村消费环境,进而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促进农村消费内需动力进一步释放。异质性分析表明:返乡创业活动对中西部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消费的提升作用更明显。同时,返乡创业不仅能增加家庭消费多样性,促使农村家庭消费由生存型和发展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倾斜,还可以改善当地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状况,使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由此,在有序扩大返乡创业试点实施范围的同时,也应更加注重提升劳动力创业能力和优化农村创业环境,为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和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提供有利条件。 
  • 胡 凡,邹新月,武瑶瑶,宋 敏
    南方经济. 2023, 42(10): 161-176. https://doi.org/10.19592/j.cnki.scje.4009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发展阶段,企业参与是巩固拓展扶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揭示了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受到同地区与同行业其他上市公司的影响。竞争机制能够解释精准扶贫同群效应:行业层面,竞争更加激烈的行业精准扶贫的同群效应更加明显;地区(省份)层面,地区精准扶贫工作获奖传递了竞争信号,激励该地区更多上市公司模仿精准扶贫决策。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上起到了表率和引领作用,能够带动非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此外,行业龙头的精准扶贫决策起到示范作用,行业内其它上市公司通常会追随行业龙头的精准扶贫决策。文章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使用上市公司平均异质收益作为工具变量、替换被解释变量、变换估计方法、剔除金融行业样本,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支持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同群效应的影响结果来看,精准扶贫是可复制的扶贫模式,上市公司的模仿行为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降低债务成本、增加销售,最终提升企业业绩,实现与贫困地区协作共赢。文章对于我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振兴存在诸多约束,应该充分发挥企业的同群效应,促进企业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