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05-25
  

  • 全选
    |
    论文
  • 石慧, 孟令杰
    南方经济. 2015, 33(5): 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中国农村的民主直选制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全部村级数据,我们使用三种不同的指标度量农村公共品投资,在控制了地区虚拟变量、村庄规模、收入水平、村长特征等因素之后,研究发现竞选压力所形成的标尺竞争是影响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机制,在缺乏对村长是否尽职的充分信息时,临近地区成为衡量本地村长绩效的标尺,因此相邻地区的公共品供给对本地的公共品供给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我们还发现当控制了标尺竞争之后,村长的特征变得不再显著,这说明村长能力本身并不影响公共品供给,而是村庄直选使得选举出来的村长更加向村民负责。
  • 赵立彬, 秦博宇
    南方经济. 2015, 33(5): 1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理论认为换届选举的政治不确定性能够导致公司投资水平降低,但是我国中央政府换届选举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不同,我国中央领导人换届是否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为天然试验田,采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央政府领导人权力交接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央政府换届的年份,全体样本公司的投资支出相比其他年份显著下降;进一步地,根据所有权性质进行分类检验后发现,在中央领导人换届年份,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支出所受影响显著大于国有企业。这表明,非国有企业对国家层面的政治不确定性更为敏感,中央政府换届对其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不但在国内将领导人换届选举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由地方拓展至国家层面,也将政治因素与公司投资相关研究由西方普选制国家拓展至中国式特色选举国家。
  • 陈达飞, 贾璐熙
    南方经济. 2015, 33(5): 28-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内生论为理论依据,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之争和“内生”与“外生”之争纳入到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以探求货币政策操作的“内生”逻辑。采用我国2001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运用协整检验和系统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货币政策操作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以及货币内生创造机制的根源。实证结果表明,M2对名义GDP增长短期和长期均呈现中性;M2短期内会加剧CPI的波动率,但长期内和CPI增长率没有共同的趋势;存款与M2有共同的长期趋势,短期内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显著性不会随着结构变化、滞后项和控制变量的加入而减弱;贷款与存款之间也存在长期的共同趋势,短期内贷款对存款的解释力度是高度显著且稳定的。以上四点主要结论对我国货币当局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 芮正云
    南方经济. 2015, 33(5): 4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创企业的网络嵌入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不同网络嵌入类型对创业绩效的作用会随着企业资源需求的变化而产生差异。本文以新创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将创业过程划分为创建期、存活期与成长期三个阶段,着重探讨关系型嵌入和结构型嵌入对创业绩效影响的阶段性差异。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217家新创小微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企业创建期,只有关系型嵌入对创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存活期和成长期,关系型嵌入与结构型嵌入对创业绩效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构型嵌入对创业绩效的贡献虽然呈增强的趋势,但是始终没有超过关系型嵌入。本研究证实了关系型嵌入对新企业成长的作用具有稳健性与强效性,而结构型嵌入仅在特定阶段有效。
  • 程超, 赵春玲
    南方经济. 2015, 33(5): 5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取东中西部六个省份200家村镇银行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村镇银行贷款技术、设立取址与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量明显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村镇银行在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时,更倾向于使用关系型贷款技术。随着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村镇银行所使用的贷款技术中交易型贷款技术的比例逐渐增加,且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量也呈递增趋势;(3)当主发起人为农村金融机构时,村镇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量明显高于主发起人为非农金融机构的村镇银行。因此,为了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村镇银行更多的设立在能发挥其小微企业贷款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当主发起人为农村金融机构时;同时,应当努力完善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以方便贷款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黄嘉欣, 汪林, 储小平
    南方经济. 2015, 33(5): 6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人际信任对家族企业员工组织导向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广东本土家族企业234份员工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下属对领导的人际信任越强时,下属的组织导向偏差行为越少;(2)心理契约违背在下属对领导的人际信任和下属的组织导向偏差行为关系之间发挥了完全的中介作用;(3)在领导的组织代表性较高的情况下,下属对领导的人际信任与下属的心理契约违背之间的负向关系较强。研究结果启示,家族企业领导在强化自身的组织代表性时,不仅要构建与下属的人际信任,还需要提升心理契约的管理能力。
  • 马丽丽, 李强
    南方经济. 2015, 33(5): 8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旨在分析知识产权保护能否成为我国制造业出口新的比较优势,利用我国1992-2012年对140个国家或地区的24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三个理论命题。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存在门槛,当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跨过“知识产权保护门槛”后,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才能有利于形成新的出口比较优势;从R&D投入强度、专属性投资强度以及关键要素投入强度三个方面,把我国24个制造业行业分为高行业特征和低行业特征分别进行估计后得到不同结论,低R&D投入强度和低关键要素投入强度制造业行业中,知识产权保护与行业特征的协同作用显著的有利于我国对贸易伙伴出口的增长,相反则不利于我国对贸易伙伴出口的增长。从我国出口方向来看,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特征的协同作用,对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高于我国的地区来说,不能够显著提升出口比较优势。
  • 贾拥民, 黄达强, 郑昊力, 罗俊, 叶航
    南方经济. 2015, 33(5): 97-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为经济学家通过经验观察发现了个体风险决策中的损失厌恶现象,从而对经济学理性假说的公理体系构成了挑战。我们运用神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技术,从因果关系角度进一步验证了损失厌恶的神经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脑神经系统对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处理是非对称性的,从而使风险决策者的偏好表现出明显的逆转;但在给定的情境(收益或损失)下,决策者的行为偏好仍然服从一致性公理的要求。这一研究结果既可以拓展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偏好的传统认识,又可以容纳行为经济学家对人类行为偏好的经验观察,从而为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范式。
  • 刘诚, 林平凡
    南方经济. 2015, 33(5): 120-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出现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工业要素投入的边际效应不断减弱,产业集群原有的以低成本要素参与全球竞争的发展空间日益狭小等现实问题,作者对中山古镇灯饰集群升级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古镇灯饰集群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同融合,可以增强集群创新驱动能力,改变原有产业技术发展轨道,衍生出新型产业环节,实现产业链升级再造,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高级化方向演进。